《论语》读书笔记

* “无友不如己者”(《学而》):表面看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杨伯峻采用。但结合上下文,感觉百度百科该词条的第一种理解更妥:“不跟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因为“如”也有“像”、“类似”义,并非一定在比高下。百度解释中增加“志向”倒不一定对,因为与他人的不同不一定在志向,从上下文也不能判断。后面《子罕》篇中“毋友不如己者”同解。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好理解,但仁者道德高尚、乐于助人,应不卑怯、不作恶才对,“不忧”难解。如果将就“忧”字,改说“乐者不忧”甚至“愚者不忧”(头脑简单的人不忧虑)也讲得通。“仁者不忧”又见《宪问》篇。

* “齐[斋]必变食,居必迁坐”(《乡党》):斋戒时一定要改变日常的食物,居住一定要改变日常的住处,即(见杨伯峻译注)不和妻妾同房。这两条规定跟穆斯林斋月(Ramadan)期间的要求何其相似!小区别是穆斯林主要不是改变吃的食物的种类,而是时间:从日出至日落不得进食、甚至饮水,特殊人群除外。

* “寝不尸”(《乡党》):睡觉不要像死尸一样(直挺挺地仰面躺平)。人睡觉只能朝三个方向:上、左、右,禁止仰面向上岂不剥夺了1/3的选择?两千年里不知有多少儒者遵守了这个规定。当圣人崇高的训诫干预常人生活中的普通行为时,训诫就变得滑稽并且被人忽略和遗忘。

* “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孔子向来赞扬颜回,各家解释说这句话在赞扬中表示略微的遗憾。我的意见:完全不是赞扬,而是直白的批评。在《阳货》篇中我们读到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即对乡人全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可见孔子不可能喜欢一个永远唯唯诺诺的人,他历来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子路》):杨伯峻:“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做了坏事如偷羊]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父亲(儿子)干了坏事,儿子(父亲)为他包庇。网上随便能搜出大量的辩解,包括正式发表的论文。这句话无须诡辩,孔子将人伦标准无限提拔,又囿于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提出家庭成员间应当互相包庇即亲亲相隐,乃至徇情枉法。孔子是历史上的真人,没有任何人永远正确,我们不能以完人的准绳衡量他。他曾被称作圣人,但那是曾经的事。[2023-04补]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孟子学生问“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法官],瞽瞍[舜的父亲]杀人,则如之何?”,孟子说“执之……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破鞋]也。窃负[偷偷地背着父亲]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可见在孔、孟或上古儒家看来,孝高于法,这与后人的观念相反。

*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假如没有管仲,我们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成为野蛮人]。杨伯峻释“微”:“假若没有的意思,只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之首。”王力《古代汉语》:“只用于事后的假设”。最早的使用也许是《国语·周语中》“微我,晋不战矣!”,《左传》中也有。较晚的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字有趣是因为杨伯峻指出它只用于(我用现代语法术语改写)虚拟语气的过去式,并且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字或词;现代汉语完全缺乏虚拟语气,读者只能从语义推测(如“如果我是你”是虚拟,“如果我有一万亿元”也是,“如果我有一块钱”则不是,但“如果我有一万元”则不确定)。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支持虚拟语气,但愿未来的汉语也支持,或部分支持,像古汉语“微”字那样仅用于过去式否定条件句。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杨伯峻:“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这个解释显然不是字面翻译,但符合孔子的思想,也是历代注家通常的理解。普通的观念中,贬为己、褒为人,孔子这句话字面上刚好相反,因此不得不猜测语句中省略了哪些限制性的定语、状语以改变、颠倒字面义。

*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卫灵公》):无为而治一般认为是老子的思想,出现在《论语》中显得突兀。历代注家说舜能无为而治是因为他“任官得其人”,因此与老子“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有别。

*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君子忧患(自己的)能力不够,不忧患没有人知道自己…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被人称道。两句矛盾的话紧邻,这里省略号只代表两字“子曰”。孔子认为君子到底忧患还是不忧患自己的名字不被人称道?难道是大半生无所谓而临终前变得忧患?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前者,即君子不求名达,那么“疾没世而名不称”就不像是孔子的思想了。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杨伯峻:“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后一句体现的思想是自由。(这里的自由指freedom,liberty,言论、信仰等自由,和允许少数人发声。)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期可已矣。’…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阳货》):宰我问:“[父母死了后]三年的服丧,为期太久了。…一年就可以了。”[第一个“期”是时间长短,第二个念jī意思为“一年”。]…孔子说:“宰予真不仁呀!儿女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从后来两千年的历史看,三年服丧的制度明显弊大于利,历来为人诟病。古人寿命短,父母去世时儿女服丧大多正值青壮年。如果在朝为官,除非皇帝特许,返乡服丧三年耽误多少本可以完成的工作!孔子以人出生后三年才能脱离父母怀抱为由为此古制辩解,难怪有人称他迂腐(子路:“子之迂也”)。作为高级哺乳动物的人在动物中需要最长的时间才能脱离父母自立,实乃进化的必然,与父母去世而服丧的时间长短毫无联系,后者纯属人为制定。

*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杨伯峻:“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当写为TA,或她/他]会无礼;疏远了,他[TA]会怨恨。”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和辩护多如牛毛,但事实很清楚,孔子没有21世纪的男女平等思想,不必辩解,因为他不是或不再是圣人,我们对他的态度不是宗教徒对神的态度。儒家只是百家之一,儒教如果称作教的话不是我们的宗教。早在《泰伯》篇中我们就读到,“武王曰:‘予有乱臣[治国之臣]十人。’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统计治国之臣时本来十位却要把其中一位女性删掉,可见他的态度前后一致。这虽谈不上misogyny,但对女性的轻视跟他的时代和时代造就的思想非常一致。

*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杨伯峻:“正直地工作,到哪里去不多次被撤职?不正直地工作,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祖国呢?”其中“父母之邦”也有人译作“生育自己的国家”。这些翻译从语义看都正确,从语用看都不妥,因为此处的“父母之邦”完全是中性词,不含感情。枉道而事人时随便一个地方就能做到,因此不必麻烦离开自己default(默认)的地方即出生地,毕竟古代交通不便,而且在家侍候父母也更方便。直译为“父母所在的地方”即可,而“生育自己的国家”、尤其“祖国”暗示强烈的个人感情,有悖“枉道而事人”的语气。“何必去父母之邦”离开此语境显然有感情,如陈寅恪拒绝离开大陆时的引用,但“父母之邦”在《论语》该上下文中没有褒义,虽然也无贬义。

2023年4月

Contact me
To my CNNote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