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用语的中立性

中国史书所称“抗日战争”在大多数语言的史书中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在日语和韩语中称“日中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称“朝鲜战争”。一个历史名词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称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无关紧要,但假如含有丝毫立场或主观意见的成分,就值得我们考虑:它是否需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称谓统一,以表明对历史尽量做到客观、公允。

显然,战争名字中含“抗”、“反”(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一定是从相对于挑战国的受战国角度提出的,虽然它的正义性可能没有争议,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旦掺入立场,公正性可能在历史评论甚至史实陈述中受到损害,因此,与其从当前认为正义的一方提出有立场的名称,不如采用完全没有立场的、中性的名称。这也许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史书中仅用交战双方名称的简称、发生年代、某标志性事件等作为大部分战争的名称的原因,名称中不含“抗”、“反”、“保卫”等反映立场的词语。史书不可能完全免除立场,因为它毕竟是人--历史家--所写,但在用词上中立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增强史书的客观性。

语义学将词语或语句的意义分成三种:指称意义(如“桌子”指桌子)、社会意义(如网络用语暗示说话者可能是年轻人)、情感意义(如词语的褒贬义)。其中,情感意义在要求客观、公正的历史陈述中是需要摒弃的。由以上关于战争称谓联想,我们中国大陆的史书对某一群体、党派、或军队堆砌了无数的褒义词,而对它的对立面使用了大量的贬义词。“解放”之于“沦陷”是最典型的例子,正确的用词可以商榷,不妨是“占领”或“被xxx占领”(取决于原用词是否用于被动态)。如果没有较为中性的用词,如形容人不畏死必称“勇敢”,那么只要做到对冲突双方都使用同样的词,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如果对其中一方使用“英勇的”,它的冲突方同样值得使用这个形容词,正如“怯懦的”应该对双方适用一样。

的确,历史大多是胜利者所写,如果作者是胜利者的御用文人,他可能有义务为胜利者歌功颂德,好比律师必须为他的顾客服务。但如果作者不是御用文人,如果他仍然站在某个立场写历史,则说明他被周围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虽然作品仍然可能是优秀的,但他假如没有立场而写出该作品则会更优秀。本文不针对御用文人,而对那些被潜移默化的作者充满厚望,因为他们可能在自觉立场后摒弃它,达到更加中立的历史陈述和评述。

另一方面,鉴于大陆的宣传偏袒一方,作者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即我所称的“用洗脑的方式反洗脑”。反洗脑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但假如采用的方式是律师式的、而不是学者式的[注],则将导致另一种偏执和无所创见的愤世嫉俗,同样不能培养独立的人格和批判性的思维。因此,正确的写史不是简单地将“解放”改为“沦陷”(或在几十年前的台湾史书中将“沦陷”改为“解放”),“牺牲”改为“死掉”但同时又把一些“死掉”改为“牺牲”,而是对全文进行审查,时刻提醒自己、有意识地将基于立场的用语改为中立的,或给予各方同样的褒贬,以使读者得到较为客观的了解,并自己做出判断。

总之,作史者不可偏爱冲突的一方,这样的历史才更有可能长久而不失其价值。

————————————————————————————
[注]律师和学者或科学家都不可说谎,但律师可以明知对方有对于自己不利的证据而不提出,但学者不可,他必须在知道存在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时主动对其进行评估。



(对读者质疑的回应) 这些质疑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以下分两部分回答。

一、战争的公认正义性

我们可以将战争按是否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分成两组:

A: 战争的其中一方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
B: 战争的双方均不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

我们会看到,从古迄今的战争大多属于B类,A类是明显的少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日战争,而国共内战(解放战争)、韩战(抗美援朝)、1979年的中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都是B类。由于在大多数战争中不存在拥有明显的正义性的一方,用中性语言描述是最恰当的,不仅能促进读者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且可能给作者带来冷静心态,反过来更有利于客观的研究。

这样的分类并不与某民族或国家纪念在那次战争(仅限于B类)中死去的人的活动冲突。美国纪念包括在韩战、越战中死去的将士,中国也有同样的纪念。虽然中、美当时是交战双方,但中、美并不因对方的纪念而感到不快。

二、A类战争的历史叙述

这类战争属于少数。但由于它们具有明显的正义跟非正义的对峙,使用中立性语言是否与正确的史实描述、尤其历史判断形成冲突呢?

我们分析一下维基百科关于“九一八事变”的中英文文章的引言。中文

“九一八事变,又稱瀋陽事變、奉天事變、盛京事變、滿洲事變、柳条湖事變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藉口而占领瀋陽。

事變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矛盾激化,而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國會和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导致日本全面侵华。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被中華民國政府視為國恥日”

英文

“The Mukden Incident, also known as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was a staged event engineered by rogue Japanese military personnel as a pretext for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China, known as Manchuria, in 1931.”

这里中文使用了完全中立的语言,反而是英文用了具有褒贬意义的词汇,例如“rogue”(流氓无赖的)。这个词汇的使用是不违反语言中立性要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史实:假想一位完全跟中、日或整个二战无关的人,假如他知道事实真相,他也会以流氓无赖形容那些士兵。

同样,在描述史实时,有些词汇虽然只能用在“坏人”身上,如“屠杀”,但它是描述史实中不可缺少的语汇,没有更恰当的替代词。这种词的使用跟语言中立性没有冲突,例如,假如B类战争中双方都有屠杀平民或士兵的行为,仍然需要使用这个词。

值得指出的是,维基“九一八事变”的中文页非常中性,甚至我们可以说过分中性,但读后丝毫不能让人产生美化日本侵略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日军的邪恶、日本军国主义的挑衅习性。换言之,读者的感受不一定来自书面语言明显的用词褒贬,而是来自对文章描述的史实的接受。

那么,谈语言的中立性还有意义吗?对这类战争,还是有一定意义,例如,作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褒贬义词汇的使用:对正义方说“宁死不屈”,对非正义方说“死到临头还顽固”,等等。当然,对普通大众作文艺宣传就随意了。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的冲突大多没有公认的正义方,因此中立性语言有很大的适用性。例如,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解放”、“沦陷”以指中共对大陆的占领、国民党逃离至台湾。对于少数有公认正义方的冲突,减少无助于史实陈述的褒贬词的使用仍然可以提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此写作的文章可能能赢得更多的研究性读者(有别于普通百姓),并且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其说服力。


2014年6月

Contact me
To my CNNotes Page